《与你•童在》部落格純屬個人對孩童的教育與文化的心得分享,並不代表任何機構發言。

Sunday, March 23, 2014

談•升學

近來SPM、STPM成績放榜⋯
很多人都會問⋯

"我該繼續深造嗎?還是先工作?"
"深造有那麼重要嗎?"
"我該去某某大學嗎?"
"我該和朋友一起念這一科嗎?"

畢業出來,大家似乎都變得很迷茫
曾經不需顧慮太多問題
現在卻需要一一面對

簡單地說說我的故事:
我是一個獨中生
曾經的我和你們也一樣
迷茫、失措




獨中生在馬來西亞必須面對一個問題
那就是無法直接進國立大學深造
所以很多獨中生都會選擇私立大學或出國深造



我身邊的同學畢業後都直接深造
礙於金錢的關係
我選擇了先工作,後進入拉曼大學深造

有些同學就問:你不怕做工後,就不想再深造了嗎?

其實,只要你清楚自己工作的目的
就不會因工作而放棄深造了
當然,必須給自己一個期限
我本身就給自己一年時間工作存錢
一年後 就得去升學



接下來的學費怎麼辦呢?

其實,大學裡有提供各種獎貸學
只要你的成績符合要求,就不是問題了

當時的我進入大學的第一期學費是由自己暫付
因為我是入學後才申請政府貸學金(PTPTN)
因此需要等審核才分發貸款

獨中生也可以申請政府貸學金?

是的,因為我在獨中的時候是念雙修課程(SPM和UEC)
因此,他們是看我雙修的成績
忘了說,只要你的雙修課程的成績都理想
中學的課外活動表現不錯
並符合該大學的入學資格
其實你是不必念大學先修班(Foundation)
可直接進修學士課程(Degree)
當初的我就是這樣


我該去哪一所大學?
還是和同學一起念?

重點不是該不該和同學一起念
畢竟你的理想與他的理想是不同
你的生涯規劃該由自己選擇
最重要是你的理想與興趣是什麼
選擇你喜歡的科系
專注地學習與研究

中學畢業後,我曾想投入大眾傳播
畢竟自己曾經是辯論隊
也是多年的台上司儀
因此對於主播挺感興趣




或許就因為一年工作的關係
當時從事臨教与輔導書記
看見許許多多的個案
讓我開始對心理學產生濃厚的興趣
當然這也和我在輔導處進行的職業性格測試非常吻合
因此就決定下來
不做改變了

一年的工作似好似壞
在於你怎麼看待
有人認為浪費了一年的時間
比其他同學遲畢業
但或許它能夠讓你更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

當你清楚自己需要的科系
就分析、比較有關的大學
這時候就要考慮到本身的經濟能力
尤其是外州或出國深造
當然,學費就如我剛所提到
每間大學都會提供一些獎貸學金的
這就要自己去了解了

注意一點:有關大學的文憑是否被教育局(MOE)所承認
如果沒有
出來工作,或許有些公司就不會接受你持著的文憑了
畢竟現在真的有太多無良的假學院
大家要小心謹慎了!



Saturday, March 22, 2014

一童•成長

今天迫不及待地想与大家分享
我的一個孩子學唱的一首歌:兩隻老虎


這孩子兩歲半的時候就來到我們的中心
還記得那時的他很愛哭
總是要媽媽在他身邊
我可以理解他
來到陌生的環境,總是需要時間適應
畢竟孩子也需要安全感


他,其實是一個馬來孩子
媽媽是一位受過高等教育的人
為了讓孩子掌握多種語言
她選擇讓孩子到中心來學習
媽媽對孩子使用英文和馬來文交談
班主任則全權使用英文
我和其他老師則使用中文

另外,我也是他的心算指導老師
三歲的時候他就跟著我學習數學
他吸收與理解能力很強
很快就學會了我教他的數學和歌曲
 

現在四歲了他比一般小孩學得更快
華語更是一流
他也是一個好學的孩子
當他不理解的時候
就會詢問我:這是什麼?那是什麼?
注意,他可會用流利的中文來問我

總有人會問
這孩子怎麼可以學得那麼快?


其實,孩子除了在幼兒園接受教育,在家的親子教育也不能少
現在很多家長都忙於工作
只想到把孩子放在幼兒園與安親班就足夠了
那是錯的!
孩子學習了,也必須給予一個空間讓孩子運用
不斷讓孩子重複學習

家長在適當的時候給予鼓勵與肯定
而不是一味地批評孩子的表現
所以,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
都必須創造一個環境給孩子

幼兒園上課時間為早上八點十五分
卻有一些孩子經常遲到
家長卻沒有正視這個問題
之前我所提過的-Modeling
家長的行為同時會反映在孩子的身上
持續下去,就會養成所謂的
不守時,也能夠被其他人理解的壞習慣

為了孩子,不管是家長還是老師,都應肅立好榜樣
同時給予適當的鼓勵與肯定給孩子
而不是一味地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Saturday, March 15, 2014

孩子•愛

孩子的愛,是如此的直接、坦白⋯
即便他不是你親生的,依然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他對你的愛。

在學習中心工作不知不覺也兩年多了⋯
今年的工作也有點不同⋯
與院長溝通後,決定接下教育5歲孩子的華文!
這對我來說也是新的挑戰!

還記得開學第一天⋯
孩子們哭的哭、鬧的鬧⋯
三個月過去了⋯
孩子們也成長了!


每天早上來到中心⋯
孩子們都會很開心地向我請安⋯
每次都會告訴我⋯
星期幾就可以上我的華文課⋯
我很開心,也很窩心!
能夠與孩子建立良好的關係,
能夠讓孩子愛上我的課,
是多麼幸福的事!

馬來西亞是個多元文化的國家⋯
与中國、台灣的教育略有不同⋯
中國、台灣的主要語言是中文⋯
而馬來西亞的國語是馬來語⋯

各族同胞都想讓自己的孩子學習更多的語言⋯
以便更容易融入這個社會!
我的班有友族的孩子是不奇怪的事,
只是他們對華語一竅不通,
在家的溝通語言也並非華語⋯
因此教育這些孩子必須付出更多的耐心和愛心。

對於五歲的孩子來說⋯
我相信透過遊戲玩樂來學習⋯
反而更能夠讓他們吸收,并增加他們對語言的興趣。
因此我都會用心設計每一堂課,
只希望他們學習得更開心!

除了書寫、認知能力,我也在教育他們道德價值觀。
言教不如身教
大人的行為表現,其實也在影響著孩子的行為表現。
說白一點,孩子就是你的鏡子。
兒童期的孩子模仿能力是很強的。
因此,個人的言行舉止必須要更加注意。



簡單的一些動作⋯
以前我來到中心,孩子都不會向我請安,
我先主動說:寶貝們,早安!
以後,他們都主動向我請安了。
我每天都會把制服塞進我的裙子,
面對忘了塞衣的孩子:xx,你怎麼沒塞好衣服呢?
就像老師把衣塞進裙子,你就把衣塞進褲子。

通常,孩子都會看看老師的衣著。
放學回家,我都會要孩子排隊⋯
然後給他們擁抱,再說:我愛你。
之後,他們都會主動這樣做了。

孩子對你的愛很簡單,也很容易表現出來。
緊緊的擁抱、突然的一吻
都會讓你感覺這一切都是幸福的!